专题网站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网站 > 我与南通中专的故事 > 正文

中专往事

徐博良

浏览量:时间:2024-08-29

看了最近校庆征文中关于学校近年蓬勃发展的文章,心有感触。一代又一代南通中专人艰苦奋斗取得的辉煌成绩,让人振奋;一代又一代南通中专人展现并传承的中专精神值得抒写。在这里我也讲几件早年在中专亲身经历且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往事。

“抗洪救灾”冲锋在前

民间传说,南通是块福地,有大圣菩萨保佑,自古没有过“洪水”,也谈不上“抗洪救灾”。但早年南通中专虹桥校区却上演过一场“抗洪救灾”的故事。

1995年8月我调入南通中专,九月份开学,被安排在虹桥校区工作。上班没几天,台风来袭,雨随风至,瓢泼大雨倾盆而下。大雨整整下了一夜,早上还未停止,街面上积满了水。虹桥校区地势本就低洼,我估计学校要停课了,但是没有接到停课通知必须按时上班。我骑车到达虹桥校区门口,只见聚了不少人,水已漫出校门和传达室。从校门到教学楼台阶已搭起了一条长长的由课桌连成的临时“浮桥”,后勤处主任王丽民正带着后勤处的全体人员站在没膝深的水中,搀扶着一个个师生小心翼翼的踩着摇晃的课桌走向教学楼。原来王丽民见到大风大雨下了一夜,一大早就通知后勤处成员及早赶到学校提前作了安排,以保障师生们能按时上课。许多学生还带着自行车,课桌狭窄,在水中也不稳定,后勤处同志就一人搀扶学生,一人抬车。我骑的是摩托车,就更不好搬动了。后勤处来了三个人,两人抬车,一人搀我。我年龄大又比较胖,踩在课桌浮桥上摇摇晃晃的,多亏有后勤处同志搀扶,才没有跌入水中。教学楼前与大操场上积满雨水,一片汪洋。回头看王丽民主任,半身浸在水中,还在一个接一个搀扶师生。前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,才将虹桥校区五百多名师生全部安全送入楼道。王丽民主任一个女同志在泥水中也持续浸泡了两个多小时。上课后,王主任又组织后勤处人员疏通下水道,并让食堂煮了姜茶,一个班一个班的送姜茶,让师生祛寒。不久下水道疏通了,积水排除了,保证了在中午放学前师生们能平安出校门。王丽民主任与后勤处成员这才开始清理自己满是泥浆的衣服。这就是发生在虹桥校区的一场“抗洪救灾”往事。事情过去近三十年了,但当时的场面还不时闪现在我眼前,变成挥之不去的记忆。我前后在多个学校工作四十余年,还未见过这么激动人心的场面。我想在这种天灾面前,如果有关部门无所作为、得过且过,也没有多大过错,但学校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?王丽民等后勤处党员干部及职工,奋不顾身、冲锋在前,想师生之所想、急师生之所急的高尚品格真的让人肃然起敬,这也许就是南通中专的精神吧!

日常工作尽心尽责

南通中专的精神更多的反映在日常工作中,工会副主席周月华除整日忙于教学与管理工作外,对全校教师关心备至,每位教师家中有生老病死等事情,她都抽出时间慰问。我丈母去世,周老师陪同陆踊校长专程驾车去石港慰问。我几次住院,周老师都组织教师来院探望。即使是退休后住院手术,周老师还专门请名中医来院探视,研究病情,还联系学校给予慰问。冯建新主任组织学科活动,精心谋划、有声有色,组织的学生和教师活动多次获奖。虞万盛主任、顾德进主任平易近人、乐于助人,积极为教师、学生排忧解难,在师生中获得一致好评,在校内及财经办内形成广泛的团结协作的局面。中专学生素质参差不齐,厌学、违纪现象比较普遍,这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不小难度,但曾经与我共过事的班主任中如何坤毓、李霞、朱斌、王晓彤等老师都把学生看成自己的亲子女、亲弟妹,以诚相待,与学生交朋友,循循善诱、耐心教导,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,发掘并鼓励学生发扬好品格,很好地管理了学生,班级工作都做得很有特色,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。在我看来,他们的工作水平与重点中学的班主任相比毫不逊色。

赔钱编书坚守初心

我在中专一直担任对口单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。深入工作不久,便发现了一个棘手问题,即正在使用的职高教材内容面面俱到,但练习题过于简单,不能适应单招高考要求;而普高复习题又要求太高,更不适合单招使用,学生也接受不了,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合适尺度。

怎么办?当年对口单招录取几乎被县区职高学生包揽,我校每年只能有个别几人录取,局面很是尴尬。蒋校长、达鉴诗主任多次要求我们想办法解决。

我们感到主要是没有一本适合对口单招的专用练习册,于是决定自己动手编写,并尽快出版,以改变我校单招的被动局面。在征得市教研室与学校校长室同意后,由我牵头立即组织学校有经验的数学教师进行编写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情况下,我们动手收集素材,鉴别取舍,反复研究,几易其稿。为减少差错,练习册答案由二人分头解答,日夜兼程,每天工作到凌晨一、二点钟,有时甚至三、四点钟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终于结稿。经中国管理科学院翟连林教授审阅,一次通过,顺利出版。

开始我们给这本练习册定位是“分课时练习册”,分上下两册,便于日常教学时使用。试用一年后又进一步修改,定名为“职业高中(专)普通中专数学练习册”。

使用后,我校学生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。市教研室组织的几次全市会考中,我校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都超过县、区职高学校。对口单招考试满分对职高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,但我校98级陆勇同学单招数学就取得了满分150分的好成绩,名列全省前茅,班主任是夏振宇主任。陆勇同学录取一本无锡轻工业大学即现在的江南大学,毕业后成为我校专业教师(现担任后勤处副处长)。99级又一女生(名字我已忘记了)数学单招也取得了150分满分。各个班级被高校录取人数明显增加。2003年朱斌老师班数学平均成绩比其它科目高出十多分,全班学生总成绩超过其它科目400多分,许多同学被重点高校录取。为此我们多次在全校大会上受到缪建新校长表扬。

练习册出版过程中,我们得到多方面的帮助。后勤处虞万盛主任组织职工义务搬运、存放;教务处李莉同志,曾帮助我们打印了许多材料,却婉拒我们支付的应得的酬劳,精神可嘉。

随着练习册影响越来越大,各地求购的也越来越多,整个南通大市,南京、扬州、无锡等地多个学校来信求购。发行中,我们除了按规定需支付稿费及交纳税费外,按成本价计算发行费。我们主编组的初心是为本校学生提高数学成绩,除稿费外不留其它利润。发行费按当时惯例,或是按销售总金额比例折算,或按每本折扣计算,二者不兼得。县区发行的几千册练习册,由某部负责,发行中重复计算了两种折扣,使发行价格大大低于成本价,发行一本就要亏损一元多,共计亏损二千多元。我们说明情况,没有能解决问题,多说无益。最后我与副主编商量决定用我们的编写稿费冲抵,以补偿亏损。我们日夜付出很大辛苦,最后还赔付了几千元。但我们看到单招学生的优异成绩,也便释然了。

练习册使用后,南通中专学生单招成绩突飞猛进;编写过程中,编写组成员不辞劳苦,为之付出艰辛努力;有关部门协作中,不计报酬,不计较个人得失。凡此种种也不失为南通中专精神的体现吧!

无论过去现在,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,我们中专人无私无畏,排除困难,为南通中专创造辉煌成绩。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中专精神。

【作者简介】

徐博良,男,1940年8月生,江苏常州人。1961年参加工作,先后在江苏省南通中学、南通市第六中学、南通市启秀中学、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任教,兼任数学学科组长。为1987年江苏省教育厅职改办评出的省首批中学数学高级教师,并参加市高级职称评审工作。先后在国家级、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与经验总结20余篇,多篇论文获全国或省市论文奖。出版编著《图形与数学解题》《怎样解高考数学讨论题》《图形解高考数学题400例》《著名不等式》《职业高中<中专>单招复习用数学练习册》等7部;其中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《图形与数学解题》一书参展1988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。1990年因科研成果显著受市数学学会表彰,1998年、2000年两次被市教委记三䓁功,1999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。

分享到:

招生简章

招生视频

返回顶部